1)钢结构的吊装,构件应尽可能在地面安装组装,并应搭设进行临时固定、电焊、高强螺栓连接等工序的高空安全设施,随构件同时上吊就位。拆卸时的安全措施,亦应一井考虑和落实。高空吊装顶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桁架等大型构件前,也应搭设悬空作业中所需的安全设施。
2)悬空安装大模板,吊装头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时,必须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吊装中的大模板和预制构件以及石棉水泥板等屋面板上,严禁站人和行走。
3)安装管道时必须有已完结构或操作平台为立足点,严禁在安装中的管道上站立和行走。
1.风管系统安装前应对安装的位置、坐标、标高、走向进行技术确认,安装部位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对风管及配件的制作质量、风管支吊架制作与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切断支吊架的型钢及其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采用电气焊切割。支吊架选用型钢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规范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确保强度及承载力满足要求。支吊架设置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规范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2.风管的组对、连接长度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和吊装装置确定,白银不锈钢风管,风管安装就位的程序要正确。通常为先上层后下层,先主管后支管,先立管后水平,风管安装应采取防止变形的措施。
3.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固定室外立管的拉索,严禁与避雷针和避雷网相连。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不应设置接口,并应具有严密不漏风措施。输送产生凝结水或含蒸汽的潮湿空气风管,其底部不应设置拼接缝,并应在风管低处设排液装置。
4.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楼板或墙体时,应设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的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之间采用不燃材料封堵。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时,应设置柔性短管,穿越变形缝墙体时,应设置钢制套管,风管与套管之间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充密实。
5.风管连接的密封材料应根据输送介质温度选用。输送温度低于70℃的空气时,可采用橡胶板、闭孔海绵橡胶板、密封胶带或其他闭孔弹性材料;输送温度高于70℃的空气时,应采用耐高温材料;防排烟系统采用不燃材料;输送含有腐蚀性介质气体,应采用耐酸橡胶板或软聚乙烯板,法兰垫料厚度宜为3~5mm.
6.风口、风阀、检查门及自动控制机构处不宜设置支吊架。风阀安装方向应正确、便于操作,启闭灵活。边长或直径大于等于630mm的防火阀、消卢器、消声弯头、静压箱和,三通等应设置独立的支吊架。风管与设备连接处应设置长度为150~300mm的柔性短管,柔性短管松紧适度,不锈钢风管规格,不扭曲,并不宜作为找平找正的异径连接管。
7.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试验,以主干管为主。漏风量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低压风管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采漏光法检测;当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说明风管加工质量存在问题,应按规定的抽检率作漏风量测试,作进一步的验证。中压风管系统的严密性试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用测试设备进行漏风量测试的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一个系统。高压风管系统的泄漏,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应全部用测试设备进行漏风量测试。
8.风管系统安装后期阶段要注意成品保护。时常会出现作业面和施工程序与装饰装修工程轮番交叉,要注意风口与装饰工程结合处的处理形式以及对装饰装修丁程的成品保护。
(1)在施工中,往往由于未能及时配合土建施工进行预留预埋,或者在图纸变更时,没有及时核对,导致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遗漏,或者施工人员不了解规范要求,而选择钢板厚度有误,或者套管之间的缝隙选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封堵,甚至没有进行封堵,一旦发生火灾,不能有效防止火焰或烟气透过,火灾将会蔓延,有些封堵材料燃烧后还会产生毒气,造成对人体有害或物资损失。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钢板厚度不够,容易变形并导致后期风管安装及调整困难,且不能修补。
(2)在防排烟系统或风管输送高温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或穿越易燃、易爆环境的镀锌钢板风管施工时,若技术管理人员未能及时交底,或操作人员没有设置接地或接地不合格,一旦有静电产生,将导致管道内的易燃、易爆气体,或易燃、易爆环境产生爆炸,优质不锈钢风管,造成严重损失。
2.3.1表现形式洁净系统的风管咬口缝、法兰连接处、风管翻边四个棱角、风量调节阀外露的活动部分等处漏风。
2.3.2危害性由于各连接部位不严密,造成系统漏风量过大,不但增大冷、热源的损耗,而且影响洁净房间的洁净度。
2.3.3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风管咬口形式选择不当;
②风管各缝隙未采取密封措施;
③法兰的垫料材质、厚度及连接形式选择得不当;
④法兰的平整度、螺栓孔及铆钉孔间距不符合要求;
⑤风量调节阀轴孔不严密;
⑥风管法兰翻边量小。
2.4高效空气过滤器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
2.4.1表现形式高效过滤器本体损坏,与高效过滤器风口框架或高效过滤器框架连接不严密,经检查有泄漏现象。
2.4.2危害性洁净室内的洁净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4.3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高效过滤器未按出厂标志竖向搬运和存放;
②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应检查过滤器框架或边口端面的平直性,端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每只≯1mm.如端面平整度超差,不能修改过滤器的外框;
③高效过滤器安装时的气流方向与外框上标出的箭头不符;
④用波纹板组合的高效过滤器在竖向安装时没有垂直地面;
⑤高效过滤器与框架之间连接密封不良。
2.5装配式洁净室围护结构不严密
2.5.1表现形式洁净室的壁板、顶棚等部位的接缝处漏风,室内静压偏低。
2.5.2危害性洁净室由于围护结构不严密导致风量泄漏,室内静压偏低,使洁净度的精度受到影响。
2.5.3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壁板或顶板的外形尺寸偏差大;
②壁板的两边企口密封得不严密:
③顶板与骨架密封得不严密;
④壁板与顶板连接未密封:
⑤顶棚或壁板与照明灯具、传递窗等部件未密封:
⑥穿越壁板、顶棚的各种管路的孔洞未密封;
2.6空气吹淋室吹淋效果差
2.6.1表现形式空气吹淋室的两个门不联锁,不锈钢风管价格,喷嘴气流不均匀,工作人员进入吹淋室有振动和冷风感。
2.6.2危害性空气吹淋室的吹淋效果差,降低人身净化效果,影响洁净室内的洁净度。
2.6.3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空气吹淋室的基础(或地面)应平整,并在其上垫上厚度≮5mm的橡胶板;
②空气吹淋室安装后未按技术文件对规定的各种动作进行试验调整,使其达到各项指标的要求。如风机启动、电加热器投人对吹淋空气加热、两门的联锁及时间继电器的试验调整等;
③喷嘴的角度应进行调整。为保证喷嘴射出的气流(两侧沿切线方向)吹到被吹淋人员的全身,喷嘴的吹淋角度一般调整至:顶部向下20,两侧水平相错10.
3、空调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
3.1组合式空调器安装质量差
3.1.1表现形式表面凹凸不平整,各空气处理段连接有缝隙,空气处理部件与壁板之间有明显缝隙,减振效果不良,排水管漏风。
3.1.2危害性影响空气处理的效果,增大冷热源的消耗,空调系统运行噪声增加。
3.1.3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空调器的坐标位置偏差过大,达不到《施工及验收规范》对设备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的要求。其允许偏差为:平面位置±10mm;标高±20~10mm;
②空调器各空气处理段有些产品为散件现场组装,使得壁板表面不平整,甚至几何尺寸偏差过大;
③空调器各空气处理段之间连接的密封垫厚度不够,应采用6~8Hun,具有一定弹性的垫片;
④空调器内的空气过滤器、表面冷却器、加热器与空调器箱体连接的缝隙无封闭;
⑤挡水板的片距不等,折角与设计要求不符,安装颠倒;应保证折角准确,挡水板的长度和宽度偏差≯2mm,片与片的间距一般控制在25mm范围;
⑥空调器无减振措施,一般空调器与基础之间垫厚度≮5mm的橡胶板;
⑦排水管无水封装置;水封的高度应根据空调系统的风压来确定。
3.2风机的减振器受力不均
3.2.1表现形式减振器压缩高度不一致,风机静态时倾斜,运转时摆动。
3.2.2危害性风机长期处于减振器受力不均的状态下运转,增加风机韵噪声,降低风机的使用寿命。
3.2.3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同规格的减振器自由高度不相等;
②弹簧减振器的弹簧中心线水平面不垂直、不同心;
③每支减振器在同一高度时,受力不均;
④减振器的规格尺寸选用不当,应根据有关手册或厂家的样本选用;
⑤减振器布置的位置重心偏移。
3.3自动卷绕式过滤器运转不正常
3.3.1表现形式过滤器滤料走偏,滤料不能自动卷绕。
3.3.2危害性空气过滤器不能正常运转,影响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
3.3.3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过滤器的框架在空调器内安装得不平整;
②上滤料筒与下滤料筒不平行;
③过滤器的滤料卷得松紧不一;
④压差调节装置不灵敏;
3.4风机盘管的管道连接不当
3.4.1表现形式风机盘管的冷(或热)水支管连接处漏水,凝结水盘内凝结水排不出而外溢。
3.4.2危害性由于冷、热水及凝结水漏水,对于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将会造成吊顶等装饰构件污染、损坏。
您好,欢迎莅临益航空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